本社公众号
本社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出版信息 > 家庭教育 >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

创建时间:2024-03-28 11:14


作者:贺永红 贺胜 黄伊立 著          定价:5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55-9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适合人群:孤独症家庭、学者和相关人员


【编辑推荐】

1、国内首创,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新方法

2、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秉持科学的教育转化方法

3、针对家长和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4、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丛中笑 加拿大多伦多特伦特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莫威 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只要选对了方向和路线,你的孩子也一样能够接近或成为正常儿童!

这套丛书率先推进两册:第一册主要详述了该方法的核心过程,即潜能自然回归法——回归通道说,并首次披露了大量的实施诀窍;第二册以直奔主题的方式通过家长教师问答展示了相关各界对如何促使“星孩转正”的探讨,对家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剖析。


【作者简介】

贺永红,1957年出生,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2002年于北京大学进修心理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79年任小学教师,1996年调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任教。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中关注到孤独症这一群体,并在孤独症儿童社会化回归领域探索实践20余年,创立了独特的潜能自然回归法,康复转化了大批中轻度孤独症儿童回归学堂,甩掉了“影子老师”的陪读,并打破了终身干预的魔咒,创造了孤独症行业的奇迹!

曾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全脑潜能开发在孤独症社会化回归中的应用》论文获全国优秀奖。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全国优秀心理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等。

贺胜,1985年出生,本书主笔人,潜能自然回归法主要创立人。2004年获得由教育部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二等奖,并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创立“潜智树人”,投入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回归转化的研究,创立独特的方法体系,突出从潜能入手到能力的自然提升,以及康复的阶段性突破。2020年结合践行潜能自然回归法多年案例和经验总结起草本书。

黄伊立,1954年出生,本次丛书的执笔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成为《经济日报》十大最佳合资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评价方法著作权人。2004年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系主任、教授。2013年加入贺永红老师研发团队。现主研认知心理学与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


【内文试读】

对康复阶段性的总体介绍

康复阶段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孩子的康复过程一方面遵循“病去如抽丝”的道理,一方面也遵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飞跃”的道理。孩子的康复表面上看是在发生行为的变化,实质上是孩子原本紊乱的脑神经网络在发生变化。有核磁成像实验证明,孤独症(及谱系)儿童在婴幼儿期,由于敏感的神经类型导致各类繁杂的感官信息促使大脑局部脑区内部神经突触发育繁茂,并且激活了一些在此时不应该发育的认知功能脑区的发育,打乱了原本遗传设定好的“生理—认知”的功能发育顺序,即我们在前文提到的脑神经网络的紊乱现象。要想使孤独症(及谱系)儿童回归正常儿童,除了其他条件外,选择“从改善幼儿紊乱的脑神经网络”入手,是在看到被推行了几十年的传统强化干预训练法在实践中一筹莫展的结果后,创新者所选择的正确的技术路线;也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敢于给出将孤独症(及谱系)儿童完全教育转化为正常儿童的方法。

潜能自然回归法就是目前在这一正确的技术路线上获得成功的、效果突出的方法。它所创立的系列课程和活动,都是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找出其共性原因和着力点后,通过表现为康复阶段性的潜能自然回归通道,一步一步地积累并完成的。它可使孤独症(及谱系)儿童逐步接近正常孩子的脑神经网络,从而在行为上由量变到质变地改变特征,最终能够回到正常孩子中去。

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构成了脑神经网络。这种连接,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简单的闭环回路式的,它在总体上是树形连接模式,同时又是道路网状和直通连接两种方式并行的,专业上称作拓扑型的连接模式。而且,在每一次的“动作—行为—认知”完成过程中和完成后,这种连接还会发生动态的改变。一是节省大脑的活动能量消耗,二是为下一次新的特殊需要的连接做好准备。“拓扑”是一个数学专业词汇,它带有超越三维空间的含义。举个简单形象的例子:

你将一张A4 打印纸沿边裁下来窄窄的一条,这条纸有A、B 两个面和四条边。当你把这条纸的首尾对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环时,有两种粘法:一种粘法是A 面对A 面,B 面对B 面。这时你用一个铅笔尖沿着A 面走,如果不越过纸条的边界的话,你是永远也不可能到达B 面的。另一种粘法是你把一端的A 面对着另一端的B 面粘在一起,此时你的笔尖不越过边界就能到达纸条的两面。这就是最简单的拓扑模型——莫比乌斯带。

也就是说,大脑工作时参与此项工作的各脑区的连接方式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简单立体闭环的,而是几乎没有边界、可直达又可以在脑区间或兴奋或抑制的多个脑区共同工作的模式。因此,它们被称作“全脑拓扑型连接工作模式”。

大脑这种全脑拓扑型连接工作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初产生的生理功能对应的脑区,是构成后来发育出的更为复杂生理功能——复杂认知功能的基础“元组件”。这部分基础脑区是被调用得最为频繁的脑区,但是在后来的复杂功能对应的脑区活动和兴奋期间,这部分基础脑区的活跃程度是不同的。它的每一次活跃都必然会消耗大脑的能量,所以它的活跃程度遵循最小功原理。一般情况下,它处于支持完成该项复杂功能所需的最低活跃程度区间内。从行为表现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同一个阶段内,最初出现的某个行为期,可能会时隐时现,或者总是处在领先的排队序列中。这是符合前文所述的,脑神经网络动态发生变化、构成新网络的内在变化逻辑关系的。在某一阶段内,在递进完成每一个复杂功能的某个期间,大脑各相关脑区之间的连接是树形的结构关系,而非简单线性关系。

在潜能自然回归法的实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具有原则性的问题,即家长在家庭的角色和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不能混淆,不能相互替代。家长不仅不能像传统行为强化训练方法所提倡的要在家帮助增加对孩子的干预训练,也不能在看到孩子在我们的方法下有明显进步后,偷着在外边给孩子增加功能训练的其他课程。家长要逐步认识到,神经敏感型的孩子之所以走到今天,和家长的不当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要想将孩子转变为一个正常孩子,首先应该完成的是家长观念的转变!这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后面还会多次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