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趣味考古课
作者:周立刚 著 定价:6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450-1 出版日期:2025年2月 适合人群:青少年
【编辑推荐】
- 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获奖书系
- 中国科学家爸爸思维训练丛书
- 跟随考古学家看考古、看文物、看中华文明
- 满足孩子探究历史的好奇心
- 帮助孩子形成用实物推测、证明历史真相的辩证思维方式
【内容简介】
考古对于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书可以让青少年了解考古工作,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激发青少年对考古学的兴趣,拓宽青少年的眼界。
本书从考古工作者的视角,呈现了考古发掘工作的方方面面——考古是如何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知的、考古是做什么的,以及与考古相关的趣事,还有考古的那些技术活儿和要遵守的规则,真正的考古工作是什么样的,如何成为考古学家。
这本书可以让青少年从考古工作者的视角去看考古、看文物、看中华文明,真正走近考古、感受考古、读懂考古。
【作者简介】
周立刚,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考古学系,2016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人类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从事秦汉考古和科技考古研究。先后负责曹操高陵陵园、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等田野考古项目,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入选省级和国家级人才计划。
多年致力于考古科普工作,在各类报刊发表科普文章30余篇,开设有新浪微博账号“考古小队长”,被评为“2019年十大影响力历史博主”。
【目录】
第一章 考古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003 中国文化从哪里来
006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
009 三星堆神秘吗
018 曹操究竟葬在哪里
022 古代人的“朋友圈”到底有多大
025 古代有没有高科技
029 小米香还是小麦香
第二章 什么是考古
035 什么是考古
037 什么不是考古
041 为什么要研究古代
044 考古的历史
第三章 考古的那些趣事
049 考古学家的“职业病”
054 世界著名考古造假案件
056 考古发现作业的起源
058 外国人怎么做考古勘探
062 “飞上天”的编钟
065 考古现场最害怕的事
067 厕所也是考古学家的宝藏
第四章 考古学家是怎样工作的
073 初步侦察——调查文物
076 精确定位——勘探
080 揭露历史真相——发掘
092 给文物“看病”—— 修复保护
095 挖掘文物背后的信息——研究
098 文物重见天日——展示
101 考古工具大揭秘
107 帝王陵墓不主动发掘
109 考古遗址和文化的命名
第五章 考古现场守则
113 持证发掘
116 发现文物先不要动
118 提取文物先不要擦洗
120 不能私藏文物
122 不能泄露文物埋藏信息
第六章 考古,不只是挖呀挖
127 考古调查上天下水
131 考古勘探也可以不用洛阳铲
135 科技手段让土壤和骨骼“说话”
143 探索文物内部隐藏的秘密
146 科技加持下的现代考古
第七章 文物留在地下不好吗
151 基建考古——不发掘真不行
155 主动性考古——谨慎选择、有限发掘
157 抢救性考古——最无奈的选择
第八章 考古学家是如何炼成的
163 考古队的组成
170 持证考古队员的成长之路
173 考古技术人员的培养
176 何谓十大考古发现
第九章 考古学家的田野和远方
181 考古学家的两种田野
184 考古学家的远方
尾 声
187 中国考古学家走向世界